高血压常被称为“无声的杀手”。
大多数患者可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发病,并且血管壁长期承受着高于常的压力会导致冠心病、脑卒中等严重疾病。根据《中国心脑血管病报告2016》,推算我国高血压患者高达2.7亿人。
高血压是如何形成的呢?
遗传因素
如果有家族高血压遗传史,就会有30%到50%的人会遗传高血压。
环境因素
比如说长期在噪音情况下工作、刺激、情绪等都可能会产生高血压。
生活方式
就是饮食上的原因,如果长期吃高脂、高盐的食物或者是有不良的生活习惯,比如抽烟、喝酒等,都会使血压升高。另外,如果说脑力劳动过多,这样的患者也容易得高血压,还有就是老年人,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也会升高,四十岁以上人的发病率会增加,这几大危险因素都可以形成高血压。
如何预防高血压
01
饮食
减少钠盐摄入,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<6 g,日常生活中可以用“控盐小勺”去衡量,需要注意的是,在日常生活中还会摄入其他含钠高的调味品(味精、酱油等)、腌制品、零食等,均需要控制摄入;增加膳食中的钾摄入,增加富钾食物,如新鲜蔬菜、水果和豆类等;合理膳食,平衡膳食,饮食中增加水果、蔬菜、低脂奶制品、富含食用纤维的全谷物、植物来源的蛋白质等。
02
其他生活方式干预
控制体重,使体质指数<24;彻底戒烟,避免被动吸烟;不饮或限制饮酒;适当运动,减轻精神压力,保持心理平衡。
03
日常病情监测
日常监测,家庭血压监测需要选择合适的血压测量仪器,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,如果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,可每周自测 1~2 天血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