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早期各位孕妈妈听的最多的名词莫过于HCG、孕酮了。如何正确看待HCG和孕酮对早期妊娠的影响和支持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进而盲目保胎也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。
一、首先先分清什么是HCG、孕酮。
HCG:又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,是由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所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,是诊断早孕的重要指标。当受精7-8天后HCG就能在血中检测出来了,早期增长迅速,约1.7天到2天即可增长1倍,至8~10周血液达最高峰。这也是临床医生为何常嘱咐患者隔日复查血HCG,看值是否翻倍来初步判断有无先兆流产和异位妊娠的可能。
孕酮:又名黄体酮、孕酮激素、黄体激素,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,在体内对雌激素激发过的子宫内膜有显著形态学影响,为维持妊娠所必需。孕酮临床用于先兆性流产、习惯性流产等闭经或闭经原因的反应性诊断等,如果孕酮过低,将无法继续维持妊娠。
二、HCG值和孕酮值在孕期并非一层不变的。
HCG:在孕早期随孕周逐渐上升,至8-10周达到高峰,持续1-2周后迅速下降至高峰的10%。
孕酮:孕酮在妊娠8-10周前由滋养细胞及黄体分泌,8-10周后主要来自胎盘。孕酮的量在整个孕期逐渐升高,孕早期上升速度慢,中期加快,至足月妊娠时达到高峰。
故,同一孕妇在不同孕周的HCG值和孕酮值也不同。
三、HCG和孕酮在孕期的作用
HCG:①通过检查血液和尿液中的HCG值来判断是否受孕。
②怀孕后可以通过HCG的正常增长值进行判断,如果HCG值的增长情况不正常,则有可能是宫外孕。血HCG值低或呈下降趋势,则预示可能发生流产,如果每48小时血清HCG值上升不足66%,提示妊娠预后不良、异位妊娠或流产可能,单次血HCG值或尿HCG阳性不能提示胚胎或胎儿是否存活。异位妊娠时孕囊着床于子宫外,蜕膜形成不良,滋养细胞合成欠佳,合体滋养细胞合成、分泌的HCG往往低于宫内妊娠。
③如果是葡萄胎,血HCG值会明显高于正常的孕周HCG值,这是由于滋养细胞增生造成大量的HCG产生。
④刺激孕妇卵巢黄体细胞,起到了维持黄体寿命,让其继续发育成妊娩黄体的作用。
⑤促使卵巢黄体继续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,帮助胚胎顺利着床。⑥保护胚胎不受母体免疫系统影响。
孕酮:①孕酮有免疫保护,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。能防止胚胎被母体排斥而维持妊娠。②在孕激素作用下,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转化为分泌期,使子宫内膜对胚胎着床具有容受性。③可以降低子宫肌兴奋性和传导性,降低子宫肌对各种刺激(包括缩宫素)的敏感性,从而防止子宫将胚胎排出,起到保胎作用。④孕激素能通过提高母体血糖水平而增加胎儿胰岛素的分泌,从而促进胎儿生长。孕激素还可以促使子宫某种蛋白质的合成,利于妊娠状态的维持。
但黄体酮也不是万能的保胎药,它只适用于因黄体酮不足引起的流产患者,而那些因不良的遗传因素、环境因素、母体疾病(如PGDM由于血糖过高导致先兆流产则需控制血糖)等导致的胎儿发育不良或异常,或是胎死宫中等情况引起的流产,则不能用黄体酮进行保胎治疗。
一般来说,孕酮在15-25ng/mL,其妊娠结局基本为宫内妊娠,但容易出现早期先兆流产。孕酮小于15ng/mL,其妊娠结局多为异位妊娠或稽留流产。孕酮大于25ng/mL,其妊娠结局多为宫内正常妊娠,部分有先兆流产,一般在给予补充黄体功能后,多数都能继续妊娠。例如第1-3周的孕酮参考值(ng/mL)为4.7-50.7;第4-6周的孕酮参考值(ng/mL):19.4-95.3。孕酮水平与早期妊娠的结局有关,胚胎停育、异位妊娠的妇女血清孕酮水平明显低于先兆流产及正常早孕患者。
因此,我们认为孕酮小于15ng/mL时妊娠失败的可能性就大。可惜孕酮水平低无法辨认为稽留流产或异位妊娠。这需要结合阴道B超检查来提高诊断率。
在妊娠早期,孕酮水平随着HCG水平的升高而升高。在妊娠早期一旦出现HCG分泌不足,则会导致卵巢妊娠黄体功能的降低,孕酮水平不足,难以维持正常妊娠,最终造成自然流产。可见,HCG、孕酮对于维持妊娠来说,缺一不可。